探索示范新摸式 提升农业新水平
初春时节,长安区设施农业基地已经是一片生机盎然:大兆工厂化育苗中心整洁明亮,年育苗可达500万株,可供应3000亩地移栽;杜曲食用菌基地,总产量7500吨,成为西安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长安区创新工作思路,科学编制规划,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有效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夯实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粮食产业、蔬菜产业、畜牧产业、观光农业已经初具规模,粮食种植面积118.3万亩,粮食亩产达到352公斤,粮食总产达到41.6万吨,在全省农业县(区)中排名第一;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1万亩,总产量达到49.2万吨;农家乐经营户发展到1091家,接待游客622.22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达到9973万元;沿山百里生态经济林带总面积达到5.8万亩,有力促进了全区观光农业迅猛发展,总产值达到5.1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一。 创新发展摸式 推进产业规模发展 全区粮食种植大户达到81户,种植面积为3.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21户,种植面积为1.2万亩。全区畜牧业大户达到227 户,规模化养殖率达到40%,在全省所有农业县(区)中排名第一。通过规模化发展,在全区基本形成了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沿山农家乐产业带和沿山百里生态经济林带。 提升建设水准 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4个,其中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年销售额达到2.65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32%。订单农业面积达到2.86万亩,涉及农户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8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2个。农产品商标注册总数达到65 个。 提高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114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8.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55.8%;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0%上,在全省所有农业县 (区)中的排名第一;全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 增强创新能力 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 2010年,长安被评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区。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亩均分别增产14.5公斤、7.5公斤,蔬菜总产较上年增长1.5万吨。微生态养猪技术、生猪人工受精技术、生猪胚胎移植技术、鸡粪复合肥加工技术的大力推广,实现了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开辟发展途径 探索农业工作新机制 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托管、互换、分季节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打破地域界限,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010年,全区共流转农村土地 10.2万亩,同比增长25.9%,在全省所有农业县 (区)中排名第二。二是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统筹实施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由陕西长丰种业公司牵头负责,对6个乡街、17个行*村、6000余农户、3.01万亩耕地,从播种到收获、从生产到销售实行了统管,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平均亩增产粮食166公斤,每亩增收330元。 :张鸿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