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06年,约翰费希尔发明了一种革命性 [复制链接]

1#

—《一战全史》—

—张卉妍著

年,英国人提高了约翰·费希尔的地位,使他优于海*部其他次官,严厉苛刻的费希尔成为大英帝国皇家海*的实际负责人——海*部第一次官。海*部第一次官相当于海*参谋长,在海*大臣领导下统率海*,因为这个职务是直接负责指挥海*战斗的,所以在战时他要比海*大臣更有实权。

皇家海*被费希尔勋爵一人把持,这是史无前例的。费希尔充分利用了这一变化,尽管当时的海*第一次官对*事行动没有什么控制权,但他却在管理、计划和*策方面行使了很大的权力。

费希尔一心想使皇家海*现代化,便开始实行一些改革。

年,他发明了一种革命性战船:无畏战舰。

这种装备齐全规模空前巨大的战舰令过去的所有战舰黯然失色,靠这种领先技术,英国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制造新的战舰。

年,英国的一支由无畏战舰组成的舰队驶往英吉利海峡。

在这之后,所有重要帝国当时都加紧将资源投入到这种无畏战舰的制造上,但由于英国起步早并享有技术优势,所以一直在这场竞赛中保持着领先地位。

年英国阅舰式盛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十多年里,世界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海**备竞赛,在费希尔就任第一海务大臣时,正是大英帝国这个“海上霸主”面临挑战的时期,欧洲的后起之秀德意志帝国瞄上了海上霸主的位置,大有挑战英国海*地位之势。

德皇威廉二世是马汉“制海权思想”的崇拜者,年,年轻的威廉二世宣布“德国的未来在海洋上”,根本不顾及英国人已经海上称雄的这一事实,开始致力于建造一支庞大的海*,在短时间内就把德国海*的吨位追到了世界第二。

这无疑强烈地刺激了英国,虽然德国并无意对英国发动战争,但英国人却感受到了某种威胁,这使得原本想放松一下造舰速度的英国不得不重新加快了造舰的速度,并得出了要使自己的战舰达到两倍于敌的口号。

从年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皇帝陛下舰船之“无畏”号都在英国海*里服役。该舰于年退役。

费希尔对英国的造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费希尔看来,英国海*的许多战舰舰都已经过时了,有些舰只压根就是废物一堆!所以,目前皇家海*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更新、大升级,他要的是更新、更大、战斗力更强的全新的战舰。

在随后的十多年中,费希尔采取一系列步骤改造了英国海*舰艇的质量,淘汰了大量战斗力很小的舰艇。

在他的大海*计划中,把毫米口径大炮改为毫米口径大炮,威力巨大的无畏级战列舰横空出世了,世界海*界由此掀起了一场革新风暴,由他领导设计建造的无畏舰在航空母舰出现之前,一直是“海洋上的霸主”“海战中的巨星”。

费希尔推出了“无畏”级战舰之后,英国本国的战列舰也和其他国家的战列舰一样显得过时了,费希尔的批评者们说,这样一来英国就丧失了自己在造船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使德国人在更近于平等的基础上参加竞争。

费希尔反驳的论据是,革新迟早都要出现的,英国走在前面岂不更好?

费希尔的这些改革,既遭到非议也有人赞成,他支持*官教育,主张拆毁过时的*舰,赞同能使备用*舰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的核心船员制度。为了完成这些改革工作,费希尔在海*中强行推销他的“三R原则”,即无情、残酷、残忍。

费希尔对皇家海*的升级更新是以冷酷无情的手段进行的,所以海*界甚至*府的不少人都对他很有意见,觉得这个人相当讨厌,他的同事和部下也觉得他是一个专横苛刻、不近人情的独裁者。

毫无疑问,费希尔所做的事情十之八九是对的,他的伟大改革使英国皇家海*在其历史最关键时期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

他迫使海*的每一部门审查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问题,并提醒、敲打和诱导他们开始紧张的工作。

但也正是在这样不停地紧张工作之际,皇家海*部成了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地方。

费希尔所督造的吨位大、装甲厚、速度快、火力猛的无畏舰一诞生,就轰动了全世界的海*界,这种战舰可以说代表了一个国家海*的实力。在茫茫的大海上,战舰是无处藏身的,这种战列舰简直令其他的战舰在战斗中毫无招架之力。

其他国家因此都纷纷仿造,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和德国海*大臣提尔皮茨,开始让德国加紧建造同一级别的战列舰,英德海*竞赛进入白热化状态。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海*拥有战列舰21艘,德国海*只有15艘;英国拥有战列巡洋舰9艘,德国海*只有5艘。

皇家海*无敌号和不屈号战列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的力量远比德国海*强大,因而迫使德*的公海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被封锁在基尔和威廉港中,成了一支影子舰队。可以说,在贯彻这些意义深远的改革中,费希尔是功不可没的,但在同时,他也在皇家海*中为自己树立了许多激烈的反对派,而他引以为荣的方法就是激起反对派们强烈的敌意,然后予以还击。

他是很乐意回敬对方的,他要让大家知道,凡是反对他*策的人,不论是哪级*官,必定要毁灭自己的职业生涯。

至于那些卖国贼,也就是那些公开或秘密打击他的人,“他们的妻子将成寡妇,他们的孩子将成无父孤儿,他们的家将成垃圾堆”。他一再重复这些话,“冷酷、无情和不能有怜悯心”是他经常挂在口边的言辞。

相关链接

★约翰·费希尔

约翰·费希尔(-)是英国皇家海*历史上公认的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年,费希尔出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着手进行一系列包括引入飞机和潜艇等新技术的*备现代化项目。

不过,费希尔主攻的依然是水面战舰,“无畏”级战舰和战列巡洋舰就是他在任职期间推出的。可以说,英国海*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海*相抗衡,其战备资本都是由费希尔积累起来的。

年,费希尔退休,但他又于四年后重掌第一海务大臣的官印。几年后,由于和丘吉尔为了加利波利战役争执不休,费希尔一怒之下辞职。

丘吉尔与兰姆赛海*上将一起查看作战地图

费希尔是那个时期世界海*史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冷酷无情、严厉苛刻的个性令人生畏,但他那独一无二的海*统率和管理才能又令许多人钦佩,至少海*大臣丘吉尔先生在口头上是这么说的——他曾两次出任海*首脑,但两次都以辞职而告终。

在费希尔两次出任海*首脑时,他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英国皇家海*震惊了世界,他一手掀起的海*革新风暴不但使英国皇家海*实力大增,也直接影响了德、美、日等国舰队的发展,开创了世界海*史上的“巨舰大炮时代”。

不管费希尔的工作能力有多强,人际关系永远是重要的,在皇家海*中有不少具有社会势力和背景的*官,他们中许多人对费希尔怀有敌意,他们有接近议会和新闻界的机会,且有很大一部分优秀有才能的海**官同情他们,尽管不赞成他们所有的做事方法。

也就是说,在英国的海*界,从上到下存在着一大批反对费希尔的人,而且他们有着相当强大的势力。

在所有反对费希尔的人中,最主要的有当时主力舰队总司令贝雷斯福德,费希尔冷酷无情的高压手段,终于使自己自食其果了。

两派的对立,使得皇家海*出现了可悲的分裂,几乎每一名海**官都被牵扯到这两派的争斗中去,凡是第一海*大臣提出的建议总司令都反对,两派的人相互交错,势均力敌。

年,69岁的费希尔在上上下下一片反对声中辞职了。

海上*备竞赛一直在持续着。图为年9月间德国“拿骚”级“无畏”舰的演习场景。

年,性格同样暴躁的雪茄爱好者丘吉尔成为英国海*大臣,他是个海*外行,曾对费希尔的才能甚为钦佩,常在海*问题上请教费希尔。

费希尔在英国海*部是具有一定的威望的,至少海*部不少一线指挥官、中层官员和技术官员都是他的拥护者。基于对丘吉尔指挥能力的不信任,“一战”前夕,英国海*部有不少人要求费希尔重返海*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丘吉尔干脆直接把费希尔召回来担任海*部第一次官。

当丘吉尔做出这一决定时,很多海*将领都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丘吉尔和费希尔都属于个性太强的人,一个暴烈冲动,一个冷酷专横,这俩人凑到一起搞不好能打起来。

不过丘吉尔认准的事谁也拦不住,就这样,费希尔重返皇家海*,领导他的*舰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厮杀之中。

在这个阶段费希尔遇到一件意外小事,即培根信件事件:培根舰长是海*中一个能力比较强的*官,也是一个费希尔的追随者。费希尔要求在地中海服役的培根随时写信给他,告诉他所有发生的事情。

培根遵命写了些有分量的信,但是在这些信里培根有意无意地含有对顶头上司的批评。

费希尔喜欢培根信中提出论点的说服力,就叫人把它们付印并在海*部广泛传阅。

结果自然就流入到与费希尔对立人的手中,于是培根的信很快上了伦敦的一份晚报,费希尔因此受到了猛烈的攻击,被指责鼓励下属对他们的顶头上司不忠,这对费希尔来说是一场致命的打击。

斜视镜头的为丘吉尔

对于性格暴躁、办事独断专行的海*大臣丘吉尔来说,他与同样办事独断专行的费希尔的确是难以互容的。

当时迫于压力,丘吉尔惺惺作态地重新起用赋闲在家的费希尔,然而丘吉尔绝不会放弃作为海*大臣的无上权柄,文官出身的丘吉尔开始利用职权百般排挤和架空费希尔,反击果断凌厉而且隐蔽。

丘吉尔断定性格强势的费希尔是不会与他虚与委蛇的,因此他愤然辞职那是迟早的事。

马克西米利安·约翰尼斯·玛利亚·休伯特·冯·施佩(MaximilianJohannesMariaHubertvonSpee)生卒年:年6月22日-年12月8日

在刚开始的时候,费希尔和丘吉尔合作得还真不错,大战爆发的头一年,英国皇家海*就在福克兰群岛大获全胜,一举击沉了德国远东舰队冯·施佩将*所率领的4艘德国战舰。

第二年伊始,费希尔手下年轻的海*名将贝蒂又在多格尔沙洲海战中打沉了赫赫有名的德国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皇家海*为此威名大振。

然而没过多久,费希尔和丘吉尔的“蜜月”就结束了,在攻击达达尼尔海峡的战役中,两人战略对立,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费希尔对丘吉尔的自以为是忍无可忍,就在英国突袭舰队浩浩荡荡杀向达达尼尔海峡的时候,英国海*大臣和其他三位海务大臣都收到了来自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的辞职信。

费希尔辞职的消息让英国海*上下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但毕竟是在丘吉尔的预料之中。

在达达尼尔海峡惨败的消息传回海*总部后,对于风雨飘摇人心不稳的英国海*部真是雪上加霜,在这之后不久,丘吉尔也黯然离开了他的位置。

—结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