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设者我随一带一路行中国品质赢得伙伴 [复制链接]

1#

在“一带一路”的10年共建中,很多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汗水,他们既是建设者,也是友谊的使者。他们无畏困难,积极进取,以中国智慧和中国品质赢得了合作伙伴的掌声;他们给失明者带来光明,给贫困者送去温暖,在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不仅在海外建起了铁路,还给当地人带去先进的专业技术,既有中国师父的“传帮带”,也有赴中国高校的深造,培养了更多更全面的人才。

●合作项目总工李博

最壮观度假村推动巴哈马旅游业

俯瞰巴哈马群岛,最抢眼的,是由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承建的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这是加勒比海地区乃至全球最宏伟壮观、最动人心魄的顶级海岛度假村,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单体房建项目。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凯布尔海滩举行的破土动工仪式上,时任中国驻巴哈马大使致辞时表示,项目是中巴互利共赢合作关系的又一里程碑。

“这是我参与的首个海外工程,很激动。但是在异国进行项目建设,同样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工程的设计、建材、建造、安全、验收标准全部采用美国标准,当地的地方法规、人文环境、地理气候都与中国迥然不同。”该项目总工程师李博说。

初到巴哈马,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快速建起能容纳人的临时办公区,可是所有建设物资都只能航运到海岛。“当时赶上海岛飓风肆虐,我们团队一边等着被飓风拖延了航期的运输船到港,一边顶着恶劣天气建成了能抵抗飓风的安全房。计算、许可、加工、海运、组装,环环相扣,每一项都需要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就这样,项目结束后,我从一个‘搞技术的’变成了懂英语、通商务、晓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李博说。

由于巴哈马国土面积比较小,资源不够丰富,建设所需物资材料相对匮乏,采购和物流成了李博和团队面临的重大难题,小到专用的螺丝钉,大到空调机组、制冷机组都需要从全球各地采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国际承包商的优势,整合全球资源,保证了项目的物资需求。

根据巴哈马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度假村主体结构为抗飓风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李博带领团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填补了加勒比地区多项技术空白。在项目装饰施工阶段,李博和团队利用BIM技术,细致画出每个机电系统、检修马道,甚至包括12毫米的吊顶吊杆,中国智慧和中国品质赢得了业主的认可和掌声。

年,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开业后推动了到访游客的快速增长。巴哈马前总理克里斯蒂称赞其是该国最重要的单体经济发展项目之一,对当地经济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援外医生王艳玲

健康丝绸之路为牙买加送“光明”

年3月27日,医院9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光明行”医疗队飞抵牙买加,为当地居民免费开展为期1个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同年4月11日,中牙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牙买加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

“刚到牙买加时,看到很多患者因没有条件做白内障手术,只能长期生活在黑暗中,队员们纷纷落泪。”“光明行”医疗队队长、医院眼科主任王艳玲介绍,在牙买加,由于贫困等原因,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十分常见。

出诊首日,医疗队迎来了一名78岁的患者。这位老人双眼的白内障已达到最严重的分级,导致他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当听说来自中国的眼科专家将开展免费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时,老人一家都兴奋不已。

“我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在当地相对简陋的手术环境下,冒险给老人做手术?”王艳玲坦言,这位老人的双眼视力仅剩光感,又长期患有高血压,手术风险高、难度大。但老人对光明的强烈渴望打动了医疗队员,最终王艳玲毅然决定为老人进行手术。

为确保手术过程万无一失,医疗队紧急抽调了内科和麻醉科医生,进行降压治疗和术中监护,并为患者进行了特殊的术前护理。由于语言限制,王艳玲无法用复杂的话语抚慰术前患者的情绪,她便用温暖的双手抚摸患者的面颊,同时用最简单的语言安抚:“别害怕,明天就会重见光明!”

在全体医疗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术后视力成功恢复到了1.0。老人激动地表示,医生像对他的眼睛施了魔法,帮助他重新见到了光明,见到了亲人。

“从中国来了神奇的眼科医生!”这次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牙买加的街头巷尾,各大媒体也竞相报道,患者慕名从各地赶来。

“让病人看见光明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王艳玲说,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医疗队在16个手术日中圆满完成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帮助多名患者恢复视力、重见光明,且无一例并发症,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与此同时,医疗队也填补了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内的牙买加多项眼科技术空白。

在“光明行”医疗队即将返程之际,很多牙买加患者自发为医疗队制作了答谢爱心卡片。中国驻牙买加大使田琦也寄来感谢信,信中写道:医疗队是光明的使者,为中牙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亚吉铁路员工托马斯

中企技术培训助埃塞铁路持续发展

“我对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充满憧憬,之前总是听中国师父们介绍中国,这一次我终于能亲自来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国的发展。我会好好珍惜在中国学习的机会。”今年9月,托马斯来到中国长沙,在中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两年的深造。

在来中国深造之前,托马斯是中铁十六局铁运公司亚吉铁路运营指挥部主导培养的埃塞籍工作人员,是德雷达瓦车务段的货运主管。“‘一带一路’倡议为亚吉铁路带来了先进的电气化铁路技术。我期待用所学的技术,更好地为亚吉铁路服务。”托马斯说。

亚吉铁路是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是“一带一路”亮眼的互联互通工程,由中国铁建建设运营。该条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邻国吉布提的港口,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

参与运营的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公司负责人孙庆波介绍,亚吉铁路是中企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铁路,即从融资、设计、施工、装备材料到运营,都由中企负责。该项目也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

在亚吉铁路开工前,埃塞俄比亚仅有一条荒废多年的米轨铁路,现代铁路运营人才几乎为零。亚吉铁路项目为当地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从年至今,亚吉铁路运维公司共培训了多名铁路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师父们对这些人进行“传帮带”,使他们在中方运营期满后能真正接棒。

托马斯便是其中一位。年2月,本科毕业的托马斯刚入职亚吉铁路运营项目时,岗位目标就是站长。托马斯从调车到行车逐个击破,背规章、学制度、勤实操,不耻下问。在亚吉铁路德雷达瓦火车站当站长期间,托马斯跟着中国师父学业务、学管理,熟悉掌握站长的全部工作内容。

托马斯介绍,亚吉铁路已经成为一条“繁荣之路”,铁路的畅通运行,在当地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有力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这些发展机遇都源于‘一带一路’倡议为亚吉铁路带来了先进的电气化铁路技术,这让我更加期待在中国的深造,因为中企为我们提供的培训会让亚吉铁路乃至整个埃塞铁路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会给我的家乡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丰家卫颉亚珍实习记者王瑶琦柴嵘通讯员刘发荣吴洋制图王金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